噴泉專用泵在城市美化、農業灌溉等領域有這十分廣泛的應用。其相對于普通水泵來說具有更高的水處理效率以及更皮實的機體構造。不過面對其工作內容來說,噴泉專用泵常常要面臨短期高負荷的運行壓力,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對于噴泉專用泵的使用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下面我們就從噴泉專用泵的本身出發,簡單分析一下提升噴泉專用泵工作效率的幾點方式。
1、葉片向吸入口延伸并減薄,使液體提早受到葉片作用,可減小葉輪外徑,也可以增加葉道內流線的長度,減少相對擴散;但延伸要適當,過于前伸會使入Et面積過小,使葉片入口與葉片蓋板相交的壁角變小,反而加大水力摩擦損失,擠縮進口流道,對汽蝕和效率均不利。
2、使相鄰葉片間流道出口和進口面積之比控制在1.0~1.3范圍內,以減小擴散損失。若該比值大于1.3,流道擴散嚴重,效率下降。
3、流道的水力半徑越大越好,盡可能使葉片進口截面接近正方形,以減少摩擦損失,由水力學知道,過水斷面面積和濕周的比值叫做水力半徑,即水力半徑一過水斷面面積/濕周。濕周大,實際上就是液體與壁面的接觸面積大,當把流道截面從近似正方形變為狹長矩形時,實質上就是讓液體在狹長截面的間隙內流過,所以阻力必然大。
4、由于彎曲擴散管水力損失較大,現在多數采用略帶彎曲接近直線的擴散段。對反導葉來說,它的進口角和在圓周方向的位置,應結合液流在擴散段流出的情況而定,原則是形成連續的流道,避免反導葉流道入口截面過窄,否則在反導葉進口處會引起渦流和撞擊
損失。
5、對多級泵,葉輪進口加預旋(反導葉出口角小于90。),減小葉輪進口相對速度,同時減小相對速度擴散,當反導葉出口角選擇小于90。時,水流進入葉輪之前就產生了預旋,即可。1≠0。
6、由于反導葉出口角所造成的預旋對下一級葉輪的特性有較大影響,在設計時為了使理論揚程公式Ht—U2Vu2一“lVul中的“1Vul項為零,反導葉的出口角似應選定90。,這對于末級導葉來說可消除旋轉分量。但實驗證明,這對效率和獲得穩定的性能曲線都不利,尤其對于一些低比轉速泵,為了獲得下降的特性曲線,反導葉的出口角應選取小于90。,通常在60?!?0。。葉片的兩端要薄一些,以免產生撞擊和渦流損失。
葉片流道的截面
7、增加葉輪出口寬度,減小葉輪出口絕對速度,從而減小壓水室中的水力損失。
8、斜切葉輪出口、減小前后流線的長度差或不同流線選取不同的葉片出口角,以便減小前后蓋板流線壓力差,從而減小出口的二次回流。
9、增加壓水室喉部面積,當原設計面積小時,可使流動不受阻塞。
上一條:噴泉專用泵機械密封漏水的原因及處理辦法
下一條:淺談我國噴泉專用泵的發展環境和未來趨勢 |
![]() |